這天,第131師追著德軍五十公里。
這并不是說蘇軍喜歡追著德軍打,德軍第198步兵師的素質很好,作戰意志也很頑強,每次都是敗而不潰。
如果可以的話,蘇軍寧愿繞過這個對手。
問題就在于這個德步兵師相當自負,他們以一個師對陣蘇軍一個軍甚至有可能還是兩個軍也敢分成幾部份并守著交通要道。
不過從總體戰略上來講這是沒錯的,將兵力集中在一處沒有太多的意義,因為需要固守的有利地形往往就只一處,被突破就是突破了。
另一方面,德軍的防御有些像舒爾卡在基輔前使用的“滾筒式”防御,也就是分成幾道進行防御然后一層層的退。
顯然,只要德軍第198師步兵師擋住甚至遲滯了蘇軍前進的步伐,西面被擊敗的羅馬尼亞第1裝甲師就有時間再次集結,同時東面意大利遠征軍又會在兩天后趕到,于是就能將蘇軍徹底擋在烏曼地區。
問題就在德軍兵力太少了,而且第一道防線被蘇軍迅速突破……“滾筒式”防御往往是第一道防線最重要,因為第一道防線是否達成既定目標直接決定了第二道防線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做準備,接著第三道防線很可能也沒有做好準備,進而整個防御節奏都因此而崩潰。
接下來的戰局就是這樣發展的。
也許是知道自己兵力不足,德軍的防線間隔7公里。
后來舒爾卡才知道,7公里的距離不僅是為了增強兩道防線之間的聯系,更多的是因為德軍火炮射程。
此時的德軍裝備的火炮主要是105毫米le.FH18榴彈炮,這款榴彈炮的射程為10公里。
如果兩道防線相距7公里,德軍將炮兵陣地布設在第二道防線后,就能為第一道防線提供炮火援助……德國人也的確是這么做的,所以蘇軍在進攻第一道防線時才會遇到那么大的阻力。
但是在德軍第一道防線崩潰之后這些炮兵就基本失去作用了。
這些炮兵原本已計算好諸元設置了幾個炮火封鎖區,但因為德軍的潰退使他們無法對這些封鎖區開炮。
蘇軍一路跟在德軍逃兵后前進。
此時蘇軍機械化師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汽車往前一開,部隊和裝備就成批成批的往前運……雖然因為路況差而且德軍在撤退時還炸毀公路,但汽車終究還是比步行要快。
在車上時演員就好奇的問了聲:“他們為什么不埋設地雷?我們在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