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坦克“隆隆”的前進,每輛坦克后都跟著大批的士兵跟隨……這是德軍進攻規模最大的一次,估計有三個連,每個連都有一輛坦克掩護朝前推進,他們顯然是希望舉拿下要塞結束這場戰斗。
“爆破小組!”加夫里洛夫少校一聲令下,幾隊組織起來的爆破小組就在火力掩護下跳出戰壕朝德軍坦克方向前進。
爆破小組一般由5人組成。
三人為爆破手,他們除了攜帶步槍外主要攜帶大量的炸藥,比如炸藥包、爆破筒、集束手榴彈等……甚至有人為了能夠行動方便連步槍都不帶。
另外兩人是掩護人員,攜帶PPD沖鋒槍為爆破手提供火力掩護,必要時接過爆破手的炸藥繼續任務。
這些成員當然需要過人的膽量和軍事素質,否則看到坦克就雙腳發軟哪還有勇氣沖上去。
舒爾卡做為一個公認的“膽小鬼”……后來舒爾卡知道,此時的他有了“膽小鬼”這個外號。
不過這似乎不是什么壞事,因為這樣一來炸坦克肯定就輪不到他了。
舒爾卡透過準星觀察著爆破小組的動作,他們顯然是部隊里的老兵,一個個十分靈活的借助著彈坑時而趴下躲藏時而快速躍進,從德軍方向打來的一排排子彈居然沒起到多大的作用……只有三名士兵在躍進中被擊中,其余三十余名士兵都順利的前出戰壕兩百米外分散隱藏。
這就給了德軍很大的壓力,坦克前進的速度馬上就慢了下來。
德軍的反應是正確的,這并不是說坦克怕步兵,而是坦克對外的感知能力十分有限,蘇軍派出爆破手攜帶大量炸藥前出像撒豆子似的分散在戰壕前,他們躲在彈坑或是視線死角里,有些甚至還與死尸混在一起難辯真假,坦克是很難發現這些目標的。
不難想像,如果坦克繼續前進,不久就會有炸藥包塞進履帶或是集束手榴彈塞進底盤然后一聲爆炸……
德軍沒有這么做,他們選擇了穩扎穩打,而且他們很擅長這個。
一輛“三號”坦克調整了炮管的角度,然后一炮“轟”的一聲就將蘇軍一個馬克沁機槍陣地炸上了天。
幾名蘇軍機槍手渾身是血歪倒在一邊生死未卜,機槍則被炸成了零件狀態散落在周圍。
蘇制馬克沁M1910重機槍在槍管上有一個有如炮管般的水冷套筒,再加上槍體后部還裝有一個鋼制擋板,這使它在戰場上很顯眼,于是自然就會成為德軍坦克的首選目標。
另兩輛“